一、防治策略
遵循“預防為主、 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 優先采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技術措施,盡量減少農藥使用;當必須用藥時,應按有關規定合理使用。一是優先選用生物農藥,盡量減少化學農藥使用。二是嚴格遵守農藥使用的劑量、次數、安全間隔期等相關規定,有效控制產品中農藥殘留。三是遵守農藥禁限用規定,不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四是重視靶標抗性管理,采用生化協同、使用混劑、輪換用藥等技術措施減緩靶標抗性的產生發展。五是科學制定臨時用藥措施,合理用藥。結合當地病蟲害防治需要,可在《特色小宗作物農藥殘留風險控制技術指標》范圍內選擇臨時用藥產品,開展必要的作物安全性和靶標有效性試驗評估,并確保農藥殘留等風險可控。六是加強安全用藥指導。各地使用已登記農藥和臨時用藥,要做好安全用藥指導和培訓,加強使用風險監測,發現安全隱患及時處置并上報。
二、高粱
1.絲黑穗病。采用戊唑醇、福美·拌種靈、戊唑·噻蟲嗪等種子處理劑拌種或包衣。
2.炭疽病、葉斑病。于炭疽病發病前或發病初期,臨時采用多菌靈、咪鮮胺、唑醚·氟環唑、己唑·嘧菌酯、苯醚甲環唑、溴菌腈噴霧防治。于葉斑病發病前或發病初期,采用木霉菌、噻呋酰胺噴霧防治。
3.蚜蟲。播種前,選用吡蟲啉、噻蟲嗪等種子處理劑拌種或始盛期選用烯啶吡蚜酮、氟啶蟲酰胺、噻蟲胺、吡蟲啉、金龜子綠僵菌 CQMa421 噴霧防治。
4.玉米螟。于高粱玉米螟卵孵化盛期至低齡幼蟲期,選用蘇云金桿菌、白僵菌、印楝素、氯蟲苯甲酰胺噴霧防治。
5.調節生長。分別于高粱苗期、拔節期、初花期,采用三十烷醇噴霧 1 次。
6.化學除草。(1)苗前除草。①異甲·莠去津,防除稗、藜、馬齒莧、鐵莧菜、蒼耳、龍葵等一年生雜草。②莠去津,防除一年生雜草。③精異丙甲草胺,防除一年生雜草。注意事項:高粱田使用苗前封閉除草劑出苗后遇低溫、田間濕度大時易發生較重藥害。(2)苗后除草。①喹草酮+莠去津,防除野糜子、馬唐、稗草、牛筋草、狗尾草、野黍、藜、苘麻、反枝莧、鴨跖草、馬齒莧、蒼耳等一年生雜草。注意事項:低溫條件下易出現藥害。②二氯喹啉酸·特丁津,高粱 4 葉期后、雜草 3 葉~5 葉期噴霧施藥,每季最多使用1 次。③2 甲 4 氯鈉,噴粉防治多種闊葉雜草。④二氯喹·莠去津·氯吡酯,于高粱 3 葉~6 葉期、雜草 3 葉~5葉期,行間定向莖葉噴霧,防除一年生雜草。注意事項:加保護罩、壓低噴口、避免高粱葉片直接著藥;二氯喹啉酸等含激素類除草劑配方用量過大,施藥偏晚易出現藥害。⑤氯吡嘧磺隆,莖葉噴霧,防除一年生闊葉雜草。⑥苯唑草酮、苯唑草酮·特丁津,于高粱苗后 3 葉~5 葉期,一年生雜草 2 葉~5 葉期,莖葉噴霧施藥 1 次。⑦氯氟吡氧乙酸,于高粱 4 葉~5 葉期,闊葉雜草2葉~4 葉期,對準雜草順壟定向噴霧。
三、谷子
1.白發病。選用抗病品種,播前采用含甲霜靈藥劑拌種或代森銨浸種防治。拔節至孕穗期拔除灰背、白尖等病株,并帶出田外燒毀或深埋。
2.粟灰螟。秸稈粉碎還田,減少蟲源基數。谷子苗期田間安置殺蟲燈誘殺越冬代成蟲。當發現枯心株立即拔除,并于卵孵化盛期至幼蟲蛀莖前,選用蘇云金桿菌、印楝素、短穩桿菌、氯蟲苯甲酰胺等藥劑,重點在谷子莖基部噴霧防治。
3.粘蟲。2 齡~3 齡幼蟲期,當每平方米有蟲20 頭以上,開始藥劑防治。選用蘇云金桿菌、氯蟲苯甲酰胺、溴氰菊酯,噴霧1 次~2 次。
4.谷瘟病。發病前或發病初期,選用氨基寡糖素、春雷霉素、稻瘟靈、戊唑醇、咪鮮胺,噴霧 1 次~2 次。
5.谷子銹病。一般在谷子抽穗前后發病,高溫多雨有利于病害發生。田間病葉率為1%~5%時,用 20%三唑酮乳油 1000 倍液~1500 倍液,或 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 1500 倍液~2000 倍液噴霧,間隔 7 天~10 天再防治一次。
6.化學除草。播后苗前土壤噴霧。(1)撲草凈,防除一年生闊葉雜草。(2)單嘧磺隆,防除一年生闊葉雜草。苗后莖葉噴霧。(1)2 甲·氯氟吡,在谷子3 葉~5 葉期,闊葉雜草2 葉~4 葉期,施藥 1 次。(2)辛酰溴苯腈,在谷子3 葉~5 葉期,一年生闊葉雜草 2 葉~5 葉期,莖葉均勻噴霧。(3)2,4-滴異辛酯,谷子 4 葉~5 葉期,闊葉雜草 3 葉~5 葉期,每畝兌水 30 公斤~40 公斤均勻莖葉噴霧處理。(4)抗烯禾啶品種可在谷子 3葉~5 葉期使用烯禾啶防除禾本科雜草。
四、雜豆(紅小豆、綠豆)
1.根腐病及地下害蟲。 采用辛硫磷·福美雙種子處理懸浮劑包衣防治。
2.銹病、褐斑病。發病前或發病初期,選用百菌清、苯甲·丙環唑、腈菌唑、戊唑醇噴霧防治。
3.豆莢野螟。成蟲發生盛期,采用氯蟲苯甲酰胺、高效氯氰菊酯噴霧防治。
4.化學除草。播后苗前。異丙甲草胺乳油,防除紅小豆田牛筋草、馬唐、千金子、狗尾草、稗草、碎米莎草、鴨跖草、馬齒莧、藜、蓼、薺菜等一年生雜草。苗后莖葉噴霧。(1)氟磺·烯草酮,于紅小豆 1 片~3 片復葉期,雜草 2 葉~4 葉期,防除鴨跖草、苣荬菜、刺兒菜、苘麻、藜、莧、鐵莧菜、稗草、野黍、馬唐、千金子、狗尾草等雜草。(2)精喹禾靈,于紅小豆、綠豆 2 葉~3 葉期,一年生禾本科雜草 3 葉~5 葉期,防除一年生禾本科雜草。(3)氟磺·烯草酮,于綠豆 2 葉~4 葉期、雜草 2葉~5 葉期,防除鴨跖草、苣荬菜、刺兒菜、苘麻、藜、莧、鐵莧菜、稗、馬唐、千金子、狗尾草等雜草。
來源: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
(同江市老科協劉東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