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錦市老科協 張秀珍
富錦市二龍山鎮北地界村以村民投資入股的方式,成立了富錦市衛豐源水果種植合作社。在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合作社采取股份制方式,入股社員22人,每人最低入股資金5萬元。總計入股資金200萬元,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產業奠定了資金、人力資源基礎。
北地界村兩委班子在市老科協及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因地制宜利用北地界村土壤沙化特點通過調整評估論證,尋求沙化土地種植特色經濟作物良策。針對所選項目進行投入。鏟除效益比較后。村集體出資20萬元。引進鐵把小黃妃姑娘品種進行試驗種植,利用土地資源特點優勢,發展特色經濟作物。
  2020年種植菇娘25棟。種植大田菇娘80畝,大棚采用升溫技術,為富錦市各村利用沙土地資源開展一村一品,發展村級特色產業,拓展了發展思路和提供了借鑒。書記姜偉在示范菇娘種植基礎上創新引領帶領村民外出考察菇娘項目,回來后,選擇一晌地進行種植示范,率先投資四十多萬元,待發展效果好,就規劃村民跟著干。還有紫糊藥材。在玉米壟溝里種植這兩個項目,對北地界村打造特色產業經濟,拓展了發展視野和路子。
一是增加經濟效益,菇娘儲存后到春節期間銷售價格每市斤可達20、00元,估算每棟600平方米大棚純效益可達兩萬元。每公頃大田種植1.2萬棵。可采摘四萬斤菇娘,按照每市斤3.5元批發銷售,純利潤可達5.5萬元。預計全部銷售后。毛收入達到52萬元,純利潤可達22萬元。合作社采取效益公開方式,合理確定收益分配比例,收益的50用于股民分紅,30歸集體收益,用于建檔立卡貧困戶、村60周歲以上的老人和低保戶、五保戶等群體收益分配,北地界村集種菇娘特色產業取得成功后,村級兩委班子發動村民完善專業合作社運行機制。擴大生產規模,制定集體占股,建立集體領辦試點十合作社組建擴大生產十入股農民收益分配家,壯大集體經濟“四位一體”,產業發展模式。
二是社會效益,此項目在菇娘采摘期。雇用周邊勞動力,每天每人80元,。每人每天采100斤平均工資100元,拉動當地用工增加了農民收入。
金秋九月正直 “菇娘”采摘、挑選、訂購、銷售的黃金季節,合作社社員熱情高漲,干勁十足,整個場面充滿了一片豐收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