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錦老科協  張福君
有句名言說得好:“比大地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寬廣的是人的心靈。”人心是另一個宇宙。實際上,幸福與心態是相關的。幸福來源于哪里呢?就是一種心態,一種“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佛面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的豁達和灑脫。心態與幸福之所以存在著因果的關系,心境寬廣是一種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有人常常嘆息活著真累,并非身累,而是心累,心累才是真累。心累是因為心的空間太狹小。心寬,它不僅使人自身延年益壽,享受美好的人生,同時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更多的文明和祥和。
     健康,有二種:一是身體,二是心理。在這個多情的世界上,為什么有那么多的無謂的紛憂、爭斗、糾葛、矛盾、麻煩、傾軋、排擠、是非,而且沒完沒了?就是心理素質不衛生,因為心理出了毛病。心病是一種久治不愈的病,預后不良,如果不能及時化解,重新得到心理平衡的話,勢必引發身體的疾病,結果會更糟。問題在于人患了心病而不自知,這是最可怕的。身體有病,看得見,摸得著;但是心理有病常常被忽略,根本不當回事。
     心寬即是福。我想,對于那些糾纏在物欲,特別是名欲之中,而不能自拔,弄得的精疲神竭又何苦呢?
    人啊,莫向朋友發脾氣!人在遭受挫折的時候,容易向親近的人轉移不滿,同時會出現言語和行為上的“退行”——變得向孩子似的任性刁蠻,不負責任,而無論多么牢固的人際關系,都可能會在這種“隨便”反復摧殘下出現問題。
當你學會這樣的表達,你會發現:其實,我們想要的東西就在我們的嘴里,清楚的說出來。只有交流和理解了,才能使人們的愛情、友情、親情不會因為情緒的泛濫而惡化。
 心胸寬廣、寬以待人、寬以容人,不要事細無巨細都“往心里去”,一個人如果能以寬廣、豁達的心境,遇事能做到“想得開、拿得起、放得下、”,就能驅散憂慮、恐懼、煩惱、苦悶等縈繞心頭的烏云,精神輕松而愉快。
    心境寬廣,就能善待寧靜,不會有失落感;心境寬廣,就能大度處事,就會平和待人;心境寬廣,就能延年益壽,就會享受人生;心境寬廣,就能營造起融洽的人際關系。當別人失誤已成事實,一切爭執、責罰都無濟于世時,應當用寬容來安慰別人,這樣使別人因失誤而有慚愧的心,使別人會對你心存感激,往往能夠贏得別人發自內心的信任和尊重。由此看來,寬容實在是一種聰明。
    心寬廣了,生命才輕松。 能對別人原諒一分,讓一分,就是得到十分的福。 心有多寬、福有多深,用寬容的心態付出,生活總會給自己回報!
   寬容別人,快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