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法德是石頭河子鎮義和村的一名普通黨員,是一個比較年輕人村官,高中畢業后由于家境生活困難沒有上大學,回到自己的家鄉后,懷揣著建設家鄉的偉大夢想。他就虛心向有經驗、有專長的老科協會員請教,親自到老科協會員葛興亮家中請教種植技術。積極參加各級組織的農業技術培訓班,經老科協會員推薦,他還買了很多種植業、養殖業的書籍,刻苦鉆研,理論聯系實際不懂就問,逐漸由一個門外漢的小青年成長為懂科學會種田的科技人。為了幫助農民學到種植、養殖知識在老科協會員幫助下,建起“農家書屋”,在其中開辟了老科技問答處,他幫助收集農民提的技術問題,再由老科協會員解答。村里看他有正事、有文化,又肯鉆研農業技術,推薦他當農業技術員,當了技術員以后,他利用書本上的知識和老科協傳授的實際經驗,深入地塊測土配方,誰家的地適合種什么都逐戶走訪宣講,因地制宜科學種植,充分發揮每個地塊的作用,僅此種植結構調整全村每畝地可多收入100多元,為了方便群眾他又辦起了農資合作社,直接從廠家批發籽種、化肥、農藥等農用物資,按照廠家批發價賣給百姓,還指導農民如何使用化肥、農藥,用新型產品和新技術進行種田,每年僅此一項全村老百姓可以省10多萬元,有種不上地的農戶,干脆把所需物資送到家中,秋后賣糧付款,就是這樣實實在在為百姓辦實事。他看到農村的青年大部都外出務工了,為了照顧這些外出務工人員沒有后顧之憂,他采納了老科協會員葛興亮的建議,他把所有外出務工人員家的土地全都流轉過來,以每坰地5000元價格一包10年,總共流轉土地2400畝,成立義和村玉米種植合作社,吸納部分用地入社的的農戶,實行分散經營,集中管理的方式,合作社每年可收入100多萬元。
為了讓更多的農民擺脫貧困,他和老科技協會會員葛興亮籌資70萬元發建30棟蔬菜大棚,讓不能外出打工的貧困戶都到蔬菜基地來干活,每人每天都能收入近100元,讓10多戶貧困戶脫貧致富。為了百姓的脫貧他張羅成立了義和村黑木耳生產合作社,平整過采區廢棄地1500畝,場地搞地擺木耳,有30多戶農戶自愿成立合作社,他親自講授和親自指導木耳栽培技術,并聘請幾位老科技會員當顧問、當質量檢查員,到目前為止每戶可收入10萬多元,通過實施多方便民、富民渠道,讓老百姓共同走上富裕路2018年全村脫貧致富,人均收入10750元,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獲,2010年關法德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常說一名共產黨員,一名村官,有諸多老科技會員和父老鄉親為我做后盾,我要和老科協會員們一起展翅高飛,我有責任、有義務帶領家鄉人民共同奔向富裕之路。群雁高飛,頭雁領,我要發揮頭雁的效應,引領越來越多的群雁高飛,在新的長征路上實現百姓的致富夢。
樺南縣老科協 扈明剛
2019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