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春耕在即,正是種子銷售旺季,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優質種子對農業生產十分重要。中藥材作為一種特殊農產品,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點,自古講求道地性。尤其是2020版新藥典實施在即,更是把品種基源、性狀及含量等品質問題提升了高度,這就要求我們在尊重傳統的前提下,種植適宜我省生長的道地藥材。種子是中藥材生產的源頭,是發展優質中藥材生產的前提,優質種子苗是決定中藥材質量的重要因素。但由于現階段中藥材種子生產經營管理辦法尚不完善,優質專業的種子(苗)繁育基地尚在建設中,導致中藥材種子(苗)市場混亂。很多藥農從藥材種植戶或無證經營者處購買種子(苗),極易上當受騙,低質、摻假和問題種子,影響農民收益,危害我省中藥材產業健康發展。
春季選種購種對藥材生產十分重要,要特別注意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關注市場行情,認清種子基源
中藥材是典型的經濟作物,價格隨市場行情波動較大,價格高峰時選擇種植,收獲時藥材價格可能處于低谷期;同樣,某種藥材緊俏時,種子價格也會相應上漲,有時短時間內價格能相差幾倍到幾十倍,加之前一年種子產量并未增加,極易購買到低質種或陳舊種,種子質量無法保證,增加了農民種植投入和風險。
      同時,中藥材種子的基源十分重要,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藥材品種才為我國入藥正品。但由于地方用藥習慣及地方習用品種等問題,同一植物在不同地區商品中歸類不同,同一商品名又可能包括不同的植物,造成了同名異物、異物同名的現象時常發生。品種不同,質量也不相同,售出價格差距很大。如:甘草有紅皮、黃皮、黑皮;柴胡有北柴胡、南柴胡、三島柴胡;白術有傳統的和改良的;丹參有紫皮、紅皮、白花,航天丹參等;白芍、赤芍和牡丹的品名就更多了,很難分清楚。
      因此,選種前要時常關注市場行情,掌握藥材和種子價格,查閱藥典,認清種子基源,根據種植地塊、土壤、氣候條件來選擇本地區適宜種植的品種,不要上當受騙,不要盲目跟風購買。
      二、選擇優質種子,嚴防購買到摻假或陳舊種子
      種子買真,不要買假。市場上將價格低廉的相似假種當真種出售,或將假種摻到真種中販賣的現象比較嚴重,如:將馬齒莧科植物櫨蘭的種子作為人參種子出售,將沙苑子種子摻混到黃芪種子中出售等。另外,藥材種子生命力相對較短,多數藥材種子常溫下儲存超過1年,發芽率會大幅下降,如防風、柴胡、北沙參等。很多商家將儲存時間超過1年的陳種繼續出售,或將陳種摻入到新種中出售,還有的采取一定的手段,將陳種子進行加工后再出售,如將白芷陳種子用硫磺熏,將桔梗種子用鞋油上色等。
      因此,購買種子時,盡量選擇信譽較好或有經營許可的商家處購買,務必索要發票或憑證,簽訂質量保證協議。最好去購買地實地考察,切忌隨意在網上或從不認識、不熟悉的商販手中購買。
三、認清產地,選擇適宜本地種植的種源
     道地藥材的質量不僅與產地有關,而且與種質有關,不同產地的種子雖然都是一個物種,但種植后長勢、抗病性、抗寒力、藥材質量都有很大差異。因此,春季選種時,不要盲目外地引進新的品種,要選擇適宜本地氣候和環境條件的種子,盡量選擇本地種源。
       總之,種子是農作物的命脈,購買藥材種子應實地考察慎重選擇,不要聽信廣告網上購買,盡量避開閃商游商的糾纏,選擇信譽好的固定店鋪購買。大多數藥材種子都以新產的最好,新種子有光澤,養分足,發芽能力強。在購買時要一看光澤,二看斷面,三聞氣味,必要時還要用水浸泡,以辨新陳優劣,確保種子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