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南縣駝腰子鎮老科協在種植技術指導和科技服務中十分重視農民閑置宅基地種植業的發展,讓小庭院作出大文章。
一、以能人戰略帶動四鄰科技起步。
鎮老科協組織了庭院經濟培訓班,專題傳授品種選育、種植、管理等方面的科技知識,并在服務和培養典型引路方面進行了大膽探索,老科協副會長王景云經常到有庭院栽培的人家調研指導,宣傳庭院經濟的作用,并以金缸村示范戶王清巨為典型引領,帶領農民擴大發展庭院經濟。
王清巨最初買了鄰居1000平方米閑置宅基地建大棚種植蔬菜,當年獲得了較好收益;后來在他的菜地里又扣了一棟500平方米的塑料大棚進行棚式育苗,品種有茄子、黃瓜、柿子、冬瓜、豆角,育苗12萬株,純盈利8000元。賣完苗后,大棚二次利用種白菜、蘿卜、香菜又賣了2000元,當年成了超萬元戶;2017年,王清巨又買了鄰居的宅基地總面積達到2000平方米,他總共扣了三棟大棚,其中,700平方米育秧苗,600平方米黑甜葡萄套種隔帶西瓜,500平方米栽培五味子,當年秧苗賣了六萬元,二次利用賣菜收入2000元。葡萄地套種西瓜掙兩萬元,當年達到8萬多元,2019年,他二次利用大棚種植晚豆角3000株,反季節蔬菜收入近萬元。高產葡萄3600斤,收入3萬元,西瓜收入2萬元,年收入可達12萬元,小小的庭院依靠科技每平方米收入129元。
王清巨的庭院經濟受到四鄰和附近村民的羨慕,取經者紛至沓來,鎮老科協抓住這一個契機,鼓勵和宣傳庭院經濟的作用,特別對家庭婦女具有感召力,紛紛離開麻將桌兒開始在庭院經濟上下功夫,丈夫外出的婦女也拋棄了守家望門的舊傳統,把房前屋后種上經濟作物,當年有了好收成,還有的人家撂荒多年的小園子也開始變綠。
二以產品做廣告,推廣鄰村庭院經濟發展。
王清巨的秧苗不僅銷售到全鎮各村,還延伸到樺南林業局下樺、永清林場、石頭河鎮、柳毛河鄉一帶,由于科學培育管理,品種好、產量佳高,深受用戶歡迎。
對村民們的請教,王清巨毫不隱瞞地告訴了他們。這樣,在全鎮及鄰近鄉鎮的村屯產生了“庭院種植熱”,鎮老科協抓住這一契機經常駐守在王清巨大棚里,對來學習的農戶進行通俗而實際的指導。甚至于手把手教栽苗、育肥等關鍵技術。據統計,在高峰時每天傳授近30人次。
三、以培訓為重點,提高村民的種植技能
鎮老科協在總結王清巨經驗基礎上,又先后請縣、鎮農業科技園的技術員以辦班形式,開展庭院經濟講座,對庭院種植選址、設備、作物品種及管理經驗進行詳細地傳授,同時又以王清巨的大棚為學習參觀點,具體指導村民種植;對個別因資金和勞動力原因有困難的,王清巨就主動幫助,如金勝村肢殘農民夏國富,王清巨主動幫夏國富聯系包地塊,負責扣大棚的全部技術指導,用自家的四輪車義務整地,讓夏國富栽培菇娘、扣西瓜年收入3萬元。
鎮老科協幫助貧困戶和殘疾戶發展庭院經濟效果明顯。自庭院經濟種植業興辦以來。鎮老科協辦班6次,參加學習人數860人次,,帶動了近百戶村民獲得實效。據估算,每年收益達120萬元以上,有的村45以上村民種植庭院作物,反響很好。
                     
  樺南縣老科協  羅向東  
  2019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