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稻谷飄香。9月9日,縣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老科協)常務副會長張普學組織農業專家一行,深入樺南孫斌鴻源米業開發公司水稻種植示范基地,現場觀摩并見證了適合本地氣候的高產水稻新品種“紅源香一號”的豐收收割。
在示范基地,連片的水稻金黃燦爛,稻穗飽滿,收割機正在田間往復作業,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據基地負責人介紹,“紅源香一號”是鴻源米業與老科協專家團隊合作,針對佳木斯地區積溫、土壤等特點,精心篩選和培育的重點品種。該品種于今年4月上旬播種,從播種到收割整個生育期歷時154天,完美適應了本地的無霜期,表現出卓越的產量潛性和穩產性。
現場農業專家表示,“紅源香一號”屬于典型的“產量型”優良稻種,其成功培育和種植,打破了高寒地區水稻高產優質栽培的技術瓶頸,對保障區域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經初步測產,該品種畝產達到高水平,且米質優良,食味值佳,市場前景廣闊。縣老科協張會長指出,此次“紅源香一號”的成功,是科研單位與企業緊密合作、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典型范例。老科協將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和人才技術優勢,組織廣大老科技工作者深入田間地頭,推廣先進農業技術,為佳木斯樺南縣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鴻源米業負責人表示,公司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擴大“紅源香一號”的示范種植面積,并配套推廣標準化種植技術,打造優質大米品牌,讓更多農民受益,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糧源。
樺南縣老科協 編輯部
2025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