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防控策略
為了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藥用原料質量安全, 中藥材種植中防控有害生物,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遵循“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優先采用生態防治、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技術措施,盡量減少農藥使用。當必須使用農藥時,應按有關規定科學、安全、合理使用。一是優先選用生物農藥,盡量減少化學農藥使用。二是嚴格按農藥登記批準范圍使用,并遵守農藥使用的劑量、次數、安全間隔期等規定,有效控制農藥殘留。三是遵守農藥禁限用規定,不使用禁用的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四是重視靶標抗性管理,采取生化協同、使用混劑、輪換用藥等技術措施,減緩靶標抗性產生發展。五是科學評估臨時用藥,依規備案使用。對于尚無登記農藥可用的特色小宗作物,可結合當地病蟲害防治需要,通過作物安全性、靶標有效性、農殘風險性等評估,選擇適宜的臨時用藥產品,供種植生產中應急使用。六是加強安全用藥指導。各地農技部門應做好安全用藥指導和培訓,加強農藥使用風險監測,發現安全隱患及時處置并上報。
二、綠色防控技術要點
1.生態防治。一是適區種植。產地種植條件應盡可能接近藥材的原生環境,特別是溫度、降水、土質、地勢、遮蔭、防凍等要素,應能滿足藥材健康生長及藥用質量需要。二是菌肥調土。連作容易導致土壤中自毒物質含量增加、有益菌群結構失衡,使藥材病害逐年加重。應注意合理輪作,并使用含枯草芽孢桿菌、木霉菌、黃腐酸等成分的菌劑、菌肥,預防根部病害、改良土壤微生態及理化性狀。三是堆肥腐熟。未腐熟的堆肥中土傳病害較多,且吸引蠐螬、螻蛄、根蛆等地下害蟲的成蟲產卵,導致幼蟲孵化后直接危害藥材根莖,加重根腐、枯萎等病害發生。堆肥應充分腐熟及時深施。
2.農業防治。一是遴選種源。從種質源頭控制病蟲發生,嚴格篩選無病蟲的健康種苗及抗病品種用于生產。二是控施水肥。根據藥材不同生育階段的營養需要,合理控施水肥,避免大水漫灌或單施過量氮肥。三是清潔田園。生產季及時清除田間地頭雜草,減少有害生物滋生場所;入冬前后將田內雜草和藥材殘株清理干凈,運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燒毀,盡可能降低病蟲越冬基數。
3.理化誘控。一是燈光誘殺。蠐螬、地老虎、螻蛄的成蟲有趨光性,夜間可采用誘蟲燈進行誘捕、誘殺。二是色板誘殺。薊馬、韭菜遲眼蕈蚊等害蟲飛翔能力較弱,且對藍色或黃色有趨向性,可每畝放置 25 塊~30 塊粘蟲板進行誘殺。三是性素干擾。在食心蟲、豆莢螟、小菜蛾等鱗翅目害蟲交配期釋放迷向素,干擾雄蛾交配活動,可起到減少受精卵量、壓低次代發生基數的效果。
4.生物防治。一是病前預防。寡雄腐霉、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桿菌等微生物菌劑具有營養競爭、抑制生長、重寄生、促進生長等作用,在防控病害方面主要通過數量增殖來競爭生存空間,抑制有害菌生長,宜在藥材發病前施用。二是生化協同。部分微生物制劑在單用時防效較低、速效性差,且藥效受環境條件影響較大,最好采用化學藥劑與之配合使用,既能提高藥效、保證防治效果,又能減少化學藥劑使用次數。例如,哈茨木霉與精甲霜靈、啶酰菌胺、多菌靈、百菌清、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克菌丹混用有增效作用,但不能與磷酸二氫鉀、鈣肥、銅制劑合用;白僵菌、綠僵菌、蘇云金桿菌與吡蟲啉、甲維鹽、茚蟲威混用有增效作用。三是一藥多效。苦參堿、蛇床子素、d-檸檬烯等藥劑,既有抗病活性又有殺蟲作用; 印楝素既有驅避活性又有毒殺作用,在生產中可視實際情況適量減少有關藥劑的使用次數。
5.化學防治。一是合理選藥。在藥材種植過程中禁止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不使用克百威、氧樂果、三氯殺螨醇等禁用農藥。二是精準防治。生產應通過田間觀測,掌握病蟲草害的發生情況,研判最佳防治時機,避免盲目打藥。當達到防治指標時要及時用藥。三是控制農殘。為降低生藥中農藥殘留,應避免隨意加大農藥用量、增加使用次數,注重采取抗性管理措施;農藥標簽中對安全間隔期有明確規定的,在采收時要嚴格遵守。
三、臨時用藥參考建議
黑龍江省的中藥材種植品類較多, 主要病蟲草害的綠色防控普遍缺少登記農藥可用。為化解這一現實矛盾,依據《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農藥登記管理辦法》《農農(農藥)〔2020〕37 號通知》相關要求,結合我省近年生產用藥調查數據及中藥材(特作)綠色防控藥劑試驗篩選的初步結果,提出部分應急使用的農藥和菌肥菌劑,以供生產進一步驗證遴選。
1.預防根莖病害的肥藥。(1)哈茨木霉(T-22 根部型)、甲基營養型芽孢桿菌 9912。應用作物:赤芍、百合、人參。防治對象:預防根腐病、促生增產。用法:移栽蘸根、灌根。(2)枯草芽孢桿菌。應用作物:平貝、百合、板藍根、人參、蔓越莓。防治對象:預防根腐病、枯萎病、促生增產。用法:對種畦(溝)噴霧,然后覆土;顆粒劑撒施。(3)多粘類芽孢桿菌。應用作物:防風、平貝、百合、人參。防治對象:預防根腐病、枯萎病、促生增產。用法:播種溝噴霧,噴后覆土。(4)嘧菌酯。應用作物:赤芍、平貝、百合、板藍根、人參、黃精。防治對象:預防根腐病、枯萎病、疫病。用法:對種畦(溝)噴霧,然后覆土。(5)甲基硫菌靈+噻蟲嗪、噻蟲胺。應用作物:百合、平貝。防治對象:預防根球腐爛病、枯萎病、刺足根螨、韭蛆、生根增產。用法:藥劑兌水稀釋,對種球噴霧;或浸種 20 分鐘,陰干后播種。(6)噻·咯·嘧種子處理可分散粉劑。應用作物:百合、平貝、黃精。防治對象:預防根球腐爛病、枯萎病、刺足根螨、韭蛆、生根增產。用法:兌水稀釋,噴淋后陰干。(7)棉隆+可施可力肥 (枯草芽孢桿菌緩釋顆粒)、968激抗菌肥(細黃鏈霉菌)、芳土樂菌肥(哈茨木霉、淡紫紫孢菌、短小芽孢桿菌)。應用作物:百合、平貝、人參。防治對象:預防根球腐爛病、枯萎病、菌核病、黑斑病、線蟲、雜草,活化土壤、生根增產、抗連作障害。夏播或秋播前,對床土覆膜熏蒸,揭膜散氣后撒施菌肥,落種覆土。(8)啶酰菌胺、氟唑菌酰羥胺、多菌靈、甲基硫菌靈。應用作物:平貝。防治對象:黑腐病(菌核病)。對種球噴霧或噴淋土壤。(9)三氟吡啶胺。應用作物:平貝。防治對象:黃腐病(鐮刀菌)。對種球噴霧或噴淋土壤。
2.防治莖葉病害的藥劑。(1)哈茨木霉可濕性粉劑(G-41葉用型)。應用作物:通用。防治對象: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促生增產。用法:發病前或發病初期,葉面噴霧。(2)枯草芽孢桿菌。應用作物:通用。防治對象:白粉病、銹病、灰霉病、軟腐病、霜霉病,促生增產。用法:發病前葉面噴霧。(3)寡雄腐霉。應用作物:通用。防治對象:白粉病、灰霉病、菌核病、霜霉病、疫病,促生增產。用法:發病前葉面噴霧。(4)蛇床子素。應用作物:通用。防治對象:白粉病、霜霉病、菜青蟲、小菜蛾。用法:發病前或發病初期葉面噴霧。(5)茶·黃素(茶皂素、小檗堿)。應用作物:防風、黃芪、百合。防治對象: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疫病、細菌性枯萎病。用法:發病前或發病初期,葉面噴霧或灌根。(6)嘧菌酯。應用作物:黃芪、平貝、百合、赤芍、板藍根、五味子、人參、西洋參。防治對象: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炭疽病、黑斑病。用法:發病前或發病初期葉面噴霧。(7)啶氧菌酯。應用作物:平貝、百合、赤芍、板藍根。防治對象:銹病、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葉斑病。用法:發病前或發病初期,葉面噴霧。(8)嘧啶核苷類抗菌素。應用作物:板藍根、人參、五味子。防治對象:霜霉病、黑斑病、白粉病。用法:于發病前或發病初期,莖葉噴霧。也可與申嗪霉素、啶酰菌胺、嘧菌酯、噁酮·霜脲氰、烯酰·唑嘧、氯氟醚·吡唑酯、唑醚·氟酰胺、吡唑醚菌酯、氟硅唑、苯菌酮等藥劑輪換使用。
3.防治食葉害蟲的藥劑。(1)白僵菌。應用作物:通用。防治對象:小菜蛾、蝗蟲、蚜蟲、白粉虱。用法:于低齡幼蟲期,噴霧防治。(2)金龜子綠僵菌CQMa421。應用作物:通用。防治對象:菜青蟲、小菜蛾、蝗蟲、黃條跳甲、大麻跳甲、蚜蟲。用法:于低齡幼蟲期,噴霧防治。(3)蘇云金桿菌 G033A。應用作物:通用。防治對象:菜青蟲、小菜蛾、豆莢螟、食心蟲、玉米螟、黃條跳甲、大麻跳甲。用法:于低齡幼蟲期,噴霧防治。(4)苦參堿。應用作物:通用。防治對象:蚜蟲、菜青蟲、小菜蛾。用法:于低齡幼蟲期,噴霧防治。(5)吡蟲啉。應用作物:蒼術、百合、防風、板藍根。防治對象:蚜蟲、薊馬、白粉虱。用法:于低齡幼蟲期,噴霧防治。(6)四聚乙醛。應用作物:人參、西洋參。防治對象:蝸牛、蛞蝓。用法:畦面間隔40 厘米~50 厘米條施或點施,黃昏或雨后施藥效果最佳,避免雨前用藥。(7)松脂酸鈉、噻嗪酮等。應用作物:五味子。防治對象:介殼蟲。用法:五味子萌芽前,采用松脂酸鈉對莖基及土壤表層噴霧;介殼蟲出土期,采用噻嗪酮與吡丙醚、噻蟲胺、螺蟲乙酯輪換使用,全株噴霧。
4.防治根莖蟲害的藥劑。(1)綠僵菌顆粒劑。應用作物:百合、平貝、玉竹、赤芍、板藍根。防治對象:地老虎、根蛆、韭蛆等地下害蟲。用法:隨播種、移栽均勻撒施。(2)噻蟲嗪、噻蟲胺顆粒劑。應用作物:板藍根、百合、平貝、赤芍、玉竹。防治對象:根蛆、韭蛆、刺足根螨、螻蛄、蠐螬等地下害蟲、生根增產。用法:隨播種、移栽均勻撒施。(3)吡蟲啉顆粒劑。應用作物:百合、平貝、防風。防治對象:根蛆、韭蛆、刺足根螨等地下害蟲。用法:隨播種、移栽均勻撒施。(4)吡丙醚·噻蟲胺、辛硫磷。應用作物:通用。危害初期,莖基噴淋或灌根一次。防治對象:根蛆、韭蛆、刺足根螨、螻蛄、蠐螬等地下害蟲。
5.化學除草藥劑。沙壤土苗前施用除草劑易發生藥害,原則上不建議使用。(1)精喹禾靈。用于板藍根、黃芪、蒼術、赤芍、防風、柴胡、白鮮、桔梗、火麻、黃芩田。防治對象:一年生禾本科雜草。用法:禾本科雜草 3 葉~5 葉期,莖葉噴霧。(2)高效氟吡甲禾靈。用于板藍根、黃芪、蒼術、赤芍、防風、柴胡、平貝、百合、桔梗、白鮮、火麻、蔓越莓、紫蘇田。防治對象:一年生禾本科雜草、蘆葦。用法:雜草 3 葉~5 葉期,莖葉噴霧。(3)烯草酮。用于板藍根、黃芪、蒼術、赤芍、防風、柴胡、桔梗、火麻、蔓越莓田。防治對象:禾本科雜草。用法:雜草 3葉~5 葉期,莖葉噴霧。(4)嗪酮·乙草胺。用于平貝、百合、玉竹田。防治對象:一年生雜草。用法:平貝夏眠期,其它藥材出苗前,土壤噴霧。(5)二甲戊靈。用于平貝、百合、玉竹、赤芍、蒼術、板藍根、水飛薊、黃芪、紫蘇、白鮮、桔梗田。防治對象:一年生禾本科、部分闊葉雜草。用法:藥材出苗前,土壤噴霧。(6)草甘膦。用于平貝、蔓越莓田。防治對象:雜草。用法:平貝夏眠期,對雜草定向噴霧;蔓越莓田涂抹高位雜草。(7)撲草凈。防治對象:一年生禾本科、闊葉雜草。用于防風、蒼術、白鮮田苗前土壤噴霧;防風苗后早期莖葉噴霧。(8)滅草松、草除靈、2 甲4 氯。防治對象:一年生闊葉雜草。用于黃芪田,苗后莖葉噴霧。(9)精異丙甲草胺(或異丙甲草胺)。防治對象:一年生禾本科、闊葉雜草。用于火麻、水飛薊、赤芍、玉竹、人參田苗前土壤噴霧。(10)乙氧氟草醚。防治對象:一年生闊葉雜草、莎草及稗。用于紫蘇田苗前土壤噴霧。(11)甜菜安·寧。防治對象:一年生闊葉雜草。用于水飛薊田苗后莖葉噴霧,可與氟胺磺隆混用,擴大殺草譜。(12)氟樂靈。防治對象:一年生雜草。用于板藍根、月見草,土壤噴霧后立即混土,間隔 5 天~7 天后播種。由于中藥材種植品類較多,附加值較高,且種植條件較為復雜,因此采用除草劑進行雜草防控時,建議采取小面積試驗后再進行大面積應用。
6.調控生長制劑。(1)抗植株早衰、提高藥材折干率。應用作物:平貝。采用氯化膽堿或解淀粉芽孢桿菌液肥,于初次去蕾后開始莖葉噴霧,每季用藥3 次,每次間隔 7 天~10 天。(2)抗倒伏、增加產量。應用作物:百合。采用氯化膽堿、調環酸鈣,于初次去蕾后開始用藥,葉面噴霧3 次,每次間隔 7 天~10 天。
四、全程綠色防控技術集成
通常選擇中藥材種植的代表性場景,對生產過程進行關鍵控制點及危害分析,明確相關的防控靶標及風險因子,設定必要的綠色植保技術措施及控制標準,集成組裝為全程綠色防控預案。具體應用還需根據防治成本、實際效果、植保日志等進一步增減完善。下表為板藍根全程綠色防控的示例,僅供參考。
附:
板藍根全程綠色防控預案(V2.0.24)
來源: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
(同江市老科協劉東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