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錦市老科協王麗君 張秀珍
富錦鎮富華村村干部杜靜山表示:“富華蔬菜專業合作社共有226個蔬菜大棚,今年種植蔬菜除了有黃瓜、豆角、芹菜等常規蔬菜品種外,還種植車厘子74棵,車厘子銷售渠道主要以采摘園、定點商超配送等方式進行銷售,進一步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預計全年帶動合作社增收600萬元,農戶平均增收10萬元。”
據了解,富錦鎮近年來強化組織引領帶動,發揮黨支部一班人的戰斗堡壘作用,多次組織外出學習特色果蔬種植技術,依托富錦鎮地緣優勢,發揮其臨近城區周邊的區位功能,小產出換出大效益、小庭院結出豐碩果。尤其是大力發展特色種植產業過程中,通過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不斷優化種植結構,提高農產品品質和產量,為農戶增收致富起到了助推作用,更是為基層組織凝聚了強大力量。目前,這些特色果蔬的上市,不僅為市場提供了豐富的新鮮水果,也為當地農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各種植合作社正開足馬力采摘、分揀、包裝,確保新鮮的果實第一時間供應市場,讓更多消費者品嘗到當地的特色美味,豐富餐桌,更是為錦繡鄉村鋪設了秀美畫卷。
富錦鎮宣傳委員于琪表示:“近年來富錦鎮積極推動特色農業發展,特色水果種植已經成為當地的特色產業。我們富錦鎮將加大對種植戶的技術支持,鼓勵種植戶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提高產品的品質和產量。同時,還將完善采摘園周邊的配套設施,如餐飲、休息區等,為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進一步推動鄉村旅游發展,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這次走訪富錦鎮,親眼見證了生物菌劑給特色種植帶來的實打實變化。大棚里,種植戶王德峰一邊摘車厘子,一邊跟我說菌劑的好處,粗糙的手掌托著圓潤的果實,滿是驕傲。村干部掰著指頭算收成,言語間都是對未來的規劃。從引進技術到改良品種,從建設大棚到拓展銷路,基層黨組織帶著大伙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這特色種植的豐收盛景背后,藏著鄉村發展的深層邏輯。生物菌劑的應用,不僅是一次農業技術的突破,更是基層治理智慧的體現。當基層黨組織主動扛起探索大旗,積極對接市場需求,引進先進技術,“小果蔬”也能撬動“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