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川縣老科協新城分會 陳立喜
新城鎮鎮政府、老科協分會及推廣站工作人員深入各村走訪調研,針對今年夏季低溫寡照氣候,對玉米播種來說,各村玉米播種已經結束,對于夏玉米播種來說,除草是一項重要的田間管理,可以說是決定產量高低的因素之一。然而提起除草,每年因為除草劑引起的問題可以說是數不勝數,所以說噴除草劑時,不僅要有效果,還要避免藥害發生,而在除草過程中,一般有苗前和苗后除草劑,好多朋友分不清兩者有何區別,又該如何選擇除草劑,今天給大家提出幾點指導意見。
首先來說下苗前除草劑,苗前除草劑也就是所謂的封閉除草劑(常用有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等,其中甲草胺能夠防除一年生禾本科以及部分闊葉雜草)因為這個時候玉米還未出土,對玉米比較安全,不容易發生藥害。一般苗前除草劑最好在播后7天內完成(玉米出苗前5天)一旦發現有玉米出芽應立即停止用藥,避免發生藥害,可采取苗后除草。
雖說玉米苗前除草相對安全,但是也有個缺點,土壤濕度會影響除草效果。比如說土壤干旱會導致除草劑效果差,因為藥液噴過后很難滲入到土壤,所以說苗前除草要注意土壤濕度。如果土壤干旱或沒有降雨情況,可考慮苗后除草。
接著再來說下苗后除草劑,苗后除草劑常用的有煙嘧磺隆等成分或復配藥劑(常見有煙嘧磺隆、硝磺草酮、莠去津、硝磺草酮+莠去津、煙嘧磺隆+莠去津、煙嘧磺隆+硝磺草酮+莠去津等)苗后除草劑不受土壤情況影響,可根據田間雜草情況來除草,但是使用不當很容易出現藥害。
苗后除草對除草劑以及除草劑噴施時間有一定要求。一般苗后除草劑可在玉米2~5葉期進行,雜草2~4葉期,這時的雜草抗性差,防治效果比較好。
針對苗前和苗后除草,我個人建議應以苗前除草為主,苗后除草為補救措施。不過隨著雜草對藥劑抗藥性的增加,苗前除草效果越來越不理想,再加上秸稈、麥糠的影響(夏玉米播種時)導致苗前除草不徹底,苗后還要在進行一次,所以現在越來越多人選擇苗后除草。要說苗前還是苗后除草比較好,這個真不好說,具體還是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比較好。
最后有關玉米除草問題提醒大家幾點,一是注意藥劑混配問題,不能和有機磷類殺蟲劑混用,以免發生藥害。二是除草劑最好在下午5點以后進行,這樣能有效提高除草效果。總之,在保證除草效果的同時避免藥害發生,不管是選擇苗前除草還是苗后除草,一定要掌握好使用方法,提高藥效,減少藥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