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川縣老科協新城分會 陳立喜
今年我鎮大豆播種已經開始,新城鎮老科協分會同農技推廣站站長黃昆山一同走進協勝村,“繼成大豆生產合作社”對大豆種植、管理、收獲與儲存等方面進行技術指導,為秋后大豆豐產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技術要點:
一.地塊選擇:大豆對土壤要求不苛刻,但為保證良好生長和產量,宜選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塊,避免酸性或重金屬污染土壤。
二.土壤準備:
1.深翻:播種前深翻土壤,清除雜草和病蟲害源,深度達 20 - 30 厘米,利于根系生長發育。
2.施肥與調 pH 值:根據土壤檢測結果施肥和調整 pH 值,保證養分吸收利用。
三.品種選擇:依據當地種植條件、氣候特點及市場需求等綜合考慮。如土壤肥沃、雨水多地區,選喜水肥、莖桿粗壯、主莖發達品種;土壤肥力差、干旱地區,適合植株高大、耐瘠耐旱品種,同時注意選抗病性強、產量高的優質品種。
四.種子處理:播種前對種子篩選、消毒等,提高發芽率和抗病性。
五.播種:
1.時間:一般在四月下旬到五月中旬,氣溫適宜利于生長。
2.方式:可條播、穴播或撒播,根據地塊大小形狀確定。
3.深度:控制在 3 - 5 厘米,保證種子順利發芽出土。
六.田間管理:
1.間苗定苗:在大豆出苗后,及時進行間苗和定苗,去除弱苗、病苗和過密苗,保持合理的植株密度。
2.中耕除草:在大豆生長期間,適時進行中耕除草,疏松土壤,促進根系生長,同時防止雜草與大豆爭奪養分和水分。一般在苗期、分枝期和開花期進行中耕。
3.澆水排水:根據大豆的生長需求和土壤墑情,合理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但在多雨季節,要注意及時排水,防止積水導致根系腐爛。
4. 施肥:根據大豆的生長階段和土壤肥力狀況,合理施肥。一般在播種前施基肥,生長期適時追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配合施用適量的化肥;追肥可在苗期、分枝期、開花期等進行,以氮肥、磷肥、鉀肥為主。
5. 病蟲害防治:常見的大豆病蟲害有大豆蚜蟲、食心蟲、豆莢螟、根腐病、霜霉病等。要加強田間監測,及時發現病蟲害,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如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等。
七.收獲與儲存:
1.收獲:選擇合適時間和方式收割,保證產量和品質。
2.儲存:收獲后的大豆需干燥和儲存,防止霉變和蟲害發生,儲存中定期檢查質量和數量,及時發現問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