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川縣老科協梨豐鄉分會:陶永財
又到一年春耕大忙時,梨豐鄉政府、老科協分會為提升我縣大豆品質和產量,提升大豆 單產水平,通過在壟三栽培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得出大豆大壟密植栽培技術模式。
一、種植密度
根據品種及土壤肥力狀況等合理提升大豆種植密度,大豆 大壟密植 110cm 壟上種植 2 或 3 行,種植密度 2.0-2.7 萬株/ 畝;130cm 壟上種植 3 或 4 行,種植密度 2.0-2.8 萬株/畝;“壟 三”栽培技術 1.8-2.4 萬株/畝。加大田間管理力度,做好中耕、病蟲草害防治、促花保莢,提高大豆單產水平整體提升。
二、技術要點
(一)合理輪作,優化布局
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優化種植結構。推廣兩年玉米一年大 豆或玉米大豆隔年種植、以及雜糧和經濟作物與大豆的輪作方 式,配合深松整地、根瘤菌劑使用、精量播種以及病蟲草害綜 合防控等增產技術,發揮大豆養地作用,減少化肥投入,促進 農業可持續發展。
(二)科學選種,做好種子處理
要選擇通過審定、熟期適宜的稈強耐密、高產、優質、抗 病的品種,嚴格杜絕越區種植。種子精選是剔除病粒、蟲食粒、 雜質,種子純度、凈度不低于 99%,發芽率不低于 90% ,含水 率不高于 13%,達到良種標準。嚴格按照說明書做好拌種或種子包衣,避免 過量,提高大豆出苗率,促進全苗壯苗。
(三)精量播種
密切關注天氣長期和短期預報,當 5cm 土壤溫度穩
7℃-8℃時,適時搶墑播種。一般 4 月 28 日-5 月 10 日播種。 播種深度 3-5cm,播種深淺一致,覆土均勻、無斷條。
(四)合理施肥,化學調控
(五)田間管理,綜合防治病蟲草害
(六)適時收獲,高質減損
四、注意事項
大豆大壟密植模式。要求深松深度達到 30 厘米以上,壟 距 110 厘米和 130 厘米,壟體高度不低于 15 厘米,百米彎曲 度控制在±10 厘米,結合塹嚴密,誤差控制在±2 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