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省病蟲疫情監測網點監測,截至4月23日,全省共有22個縣份100個監測點發生水稻苗床病害,主要為立枯病、青枯病、綿腐病、惡苗病、褐斑病,全省發病棚室率11.08%,發病棚室平均病株率2.7%,目前為局部零星發生,發生時期略早于去年同期。另外,泰來、五常等地個別棚室零星發生褐斑病。
目前我省水稻秧苗多處于1葉1心至2葉1心期,即將進入易感病的3葉期。氣象預報,未來一周我省多降水天氣,大風日數多,氣溫多起伏,有階段性低溫,利于水稻苗床病害發生。預計各地立枯病、青枯病等水稻苗期病害將陸續進入發病高峰期,部分管理不善、防治措施不當的苗床,病害將加重發生。各地要高度重視,密切關注天氣情況,廣泛宣傳指導稻農,加強水稻苗床管理,及時采取預防措施,提早開展防治,有效控制水稻苗床病害發生,確保培育壯苗。
防治建議:
1.加強苗床管理。一是做好通風煉苗。及時通風,科學調控溫濕度,防止秧苗徒長,提高抗病性。應漸進式通風和背風式通風。二是加強水分管理。秧苗2葉期前,不旱不干不澆水,控制苗床濕度,但當早晚葉尖無露珠,午間個別心葉打卷、床土表面發白應及時補水。秧苗2葉期以后,床土易干旱,應及時澆水,一次性澆足澆透。如遇長時間低溫、陰雨、光照不足天氣,盡量不澆大水,避免高濕低溫降低秧苗抗逆性。秧苗2.5葉以后,如遇有快速升溫天氣,要及時補水上床,防止青枯病發生。
2.及時用藥防治。水稻秧苗1葉1心至2葉1心期或立枯病等病害發病初期是施藥防治的關鍵時期。防治立枯病可選用氰霜唑+噁霉靈、甲霜·噁霉靈或精甲·噁霉靈;防治綿腐病可選用甲霜靈、精甲霜靈、氰霜唑、硫酸銅或堿式硫酸銅等藥劑;細菌性褐斑病可選用中生菌素、噻霉酮、氯溴異氰尿酸、噻唑鋅等藥劑。用藥防治時,可同時加入蕓苔素內酯或碧護、氨基寡糖素等藥劑,以提高秧苗抗病性,促進健康生長。
來源: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
(同江市老科協劉東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