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佳木斯,冰雪逐漸消融,氣溫開始回升,但早晚溫差仍較大,這樣的季節交替時期,食品安全問題不容忽視。以下是一些需要大家注意的食品安全要點:
四月,野菜開始生長,很多市民喜歡采摘食用野菜。但要注意,不要在公路邊、工廠附近等污染區域采摘野菜,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野菜導致中毒。對于不熟悉、不能準確辨別的野菜,一定不要采摘和食用。另外,野菜多為寒涼食物,老人、兒童、孕婦及腸胃功能較弱者應適量食用。為預防食物中毒,野菜食用前務必充分清洗,去除表面雜質和殘留農藥;用開水焯燙時間稍長一些,進一步去除可能存在的毒素。
隨著氣溫升高,細菌等微生物繁殖加快,食品儲存不當易變質。家庭冰箱要定期清理,生熟食品分開存放,避免交叉污染。熟食在冰箱冷藏不宜超過3天,再次食用要徹底加熱。制作食品時,要確保食材新鮮,加工過程中刀具、案板等廚具要生熟分開,食物要燒熟煮透,尤其是肉類、蛋類和海產品等。預防食物中毒,要注意在處理生肉、生魚后,及時洗手并清洗廚具;肉類食品一定要烹飪至內部溫度達到安全標準,如豬肉、牛肉等需烹飪至70℃以上,殺死可能存在的細菌和寄生蟲。
佳木斯有很多特色美食,外出就餐機會也增多。選擇餐廳時,要挑選證照齊全、衛生條件好的正規餐飲單位,盡量避免在無證攤販處就餐。同時,少吃生冷食物,像涼拌菜、生魚片等,這些食物制作和儲存要求高,稍有不慎易被細菌污染。就餐時,若發現食物有異味、變色或變質跡象,應立即停止食用,并向餐廳反映。此外,盡量不要食用未徹底清洗和煮熟的蔬菜沙拉等,減少食物中毒風險。
部分家庭有自制發酵食品的習慣,如酸湯子等。自制谷類發酵食品時,要使用新鮮原料,谷類浸泡時勤換水,磨漿后及時晾干或烘干成粉,儲存環境要通風防潮。木耳、銀耳泡發前要洗凈,泡發后及時食用,過夜要放冰箱冷藏,如有發黏、異味等情況,應丟棄。對于酸湯子等發酵食品,制作過程中要保持器具清潔,避免雜菌污染;一旦發現食品有異味、發霉等變質現象,絕對不能食用,因為這類發酵食品變質后可能產生致命的毒素,如米酵菌酸毒素。
希望大家在享受四月春光和美食的同時,
牢記食品安全知識,
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