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糧都華鵝獅頭鵝養殖場完成了一批獅頭鵝孵化新設備的安裝工作,標志著我市在特色養殖業發展上邁出了堅實一步。新設備的引入,意味著世界“鵝王”的繁育技術邁入高效化、標準化新階段,為寒地特色養殖業注入強勁動能。
獅頭鵝原產于廣東潮汕地區,因肉質鮮美、經濟價值高而被稱為鵝界“勞斯萊斯”。然而,我市在引入這一南方品種時曾面臨嚴峻挑戰,種蛋長途運輸損耗大、孵化率低、雛鵝難以適應北方氣候。面對產業發展瓶頸,我市主動擔當作為,通過“政策+技術+資金”三位一體模式,為企業引入智能化孵化設備提供全流程支持。此次安裝的新設備采用了先進的溫控、濕度控制和通風系統,能夠精準模擬獅頭鵝孵化所需的最佳環境條件,將種蛋孵化率提升至90%以上,雛鵝成活率超60%,有效提高種蛋的孵化率和雛鵝的成活率。與傳統孵化方式相比,新設備不僅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勞動強度,還能通過智能化監測系統實時掌握孵化進程,及時調整參數,確保每一枚種蛋都能得到精心呵護。
糧都華鵝獅頭鵝養殖場負責人陳偉介紹說:“新設備的投用可以使每批次孵化量增加50%,年產能預計突破5萬只,為富錦市及周邊地區獅頭鵝鵝雛供應提供穩定保障。”
近年來,我市一直高度重視特色養殖業的發展,將獅頭鵝產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通過政策扶持、技術指導、市場對接等措施,不斷完善獅頭鵝產業鏈條,從種源引進、養殖管理到產品加工、銷售,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產業體系。
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產業股股長于昕宇表示:“我市積極扶持龍頭養鵝企業,全力攻克孵化技術難題,在養殖場安裝新設備后,我們派專業技術人員駐場,為養殖場的孵化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隨著新設備的正式運行,我市獅頭鵝產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高峰。這不僅豐富了養殖業結構,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優質的農產品,也將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