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川縣老科協 李永山
樺川縣是一個農業大縣,建縣早、人口少。面積小、基礎好。如何把樺川農業大縣建成農業強縣,這是我們新時代樺川人的必答題。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行動,所以我們必須樹立“三大觀念”即:大黨建觀、大食物觀、大數據觀。
一、大黨建觀。
在黨建統領上做到“三大聚焦”:一是聚焦不斷強化黨的全面領導,使“三農工作”在縣委的統一領導下,不脫軌、不跑偏;二是聚焦充分發揮黨的基層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使廣大黨員群眾有“車頭帶”“頭雁領”。三是聚焦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使廣大黨員群眾學有榜樣、趕有標桿。
在2002年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樺川縣有史以來獲得了三項殊榮:一是樺川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最佳組織獎;二是樺川縣委書記郭光福榮獲全國100名優秀縣委書記;三是樺川縣蘇家店鎮集賢村黨支部榮獲了全國先進黨支部稱號。這些榮譽的獲得充分證明了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的極端重要性,我們要不斷的傳承、發揚、光大。
二、大食物觀。
全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食物觀的重要論述,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應,全力開拓食品產業新藍海,致力建設“糧頭食尾”新高地,打造百億級稻米精深加工主導產業,把食品產業作為主攻方向,打造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其中,樺川縣樺譽糧油有限責任公司,就是這個產業集群的主要代表。該公司已形成集科研、水稻深加工、米糠浸出、毛油精煉、皂角萃取阿魏酸為一體的產業鏈條。對水稻吃干榨凈,曾先后榮獲“全國放心糧油示范工程加工企業”、“黑龍江省誠信經營示范單位”“農業產業化市級龍頭企業”等榮譽稱號。
三、大數據觀。
樺川縣按照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全面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推動數字化應用場景研發推廣,加快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推進智慧農業發展。通過產業數字化,打造農業“千里眼”和“順風耳”,數字農業將前沿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和管理,充分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推動信息技術與農業深度融合。發展數字農業實現農業生產精確控制,提高農業的可控程度,降低成本,減少污染,簡化交易環節、提高效率,減少生產周期,為農民爭取更多的發展機會。
樺川縣玉成合作社花了130萬元,購置了10套無人智能農機。
無人拖拉機拉著攪漿平地機穿梭田間,自動轉彎行云流水;無人插秧機精準作業,將水稻的秧苗整齊插進水田中,玉成合作社的1.2萬畝水稻,今年將核心的3000畝至4000畝的稻田開展無人智能農機作業。將信息化技術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植保無人駕駛作業、苗床智能化管理、無人駕駛水田攪漿、插秧作業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高科技覆蓋了合作社田間的每個角落。高低起伏的白色埂子上,都有一塊太陽能板,同時還分別掛著不同的“部件”。
合作社的智能主控室,智能農業管理系統,不僅可以看到農業各階段、更可以實時觀測到土地溫度、含氮量、空氣溫濕度等關鍵數據;同時更能實時看到田間作業情況,一部手機就能了解到田間種植作業全流程。
總而言之,就是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錨定農業強縣大目標,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步伐,讓農民種地挑起“金扁擔”,提升科技水平,讓現代農業跑出“加速度”,讓現代農業裝上“數字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