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錦市老科協會員 畢維有
2023年3月8日
富錦市是個農業縣級大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生產力的解放,大批農民涌向大城市,出現了大量的空巢村。現對富錦市71個空巢行政村進行調查、分析其特點、原因,并指出相應解決對策。
一、71個空巢村基本情況
71個行政村分布在9個鄉鎮,總戶數,28762戶,總人口81175人,常住戶數11505戶,現有常住人口22105人。平時在外逢年過節返回村里人口6027人。已遷出居住地但仍保留權益人口為18356人。完全脫離本村人口為2365人。71個村屯中,家庭人均年收入為17078元。60歲以上留守老人為3192人,村留守兒童為143人。村中青壯年人數為36913人。在縣(市)城務工人數為 7716人。在外地務工人數為9385人。現戶籍戶數與2010年相比,71個村減少戶籍數1085戶。空巢房戶4542戶,平均每個村空巢房64戶。閑置宅基地905970平方米,流轉土地466518畝。
二、空巢村特點分析
1、農村戶籍人口流出的數量大。經統計,71個行政村總戶籍人口81175人,完全在所在村屯居住生產生活人口11505人,占村戶籍人口的14.17%。已經搬遷離開村屯到城里居住的人口多達18356人,占戶籍人口的22.6%。71個行政村戶籍青壯勞動力36913人,其中到縣(市)城務工或到外地務工者17101人,占勞動力總數的46.32%。調查表明,搬遷凈流出人口數約占村戶籍人口25%,季節性或農閑短期外出務工數約占35%,完全在村中人口約占40%。
2、農村出現大量空置房及宅基地。調查統計,71個行政村中共有空置住房4542戶,不包括已經倒塌的土草房。閑置宅基地905970平方米。絕大多數由親屬經管,也有20%荒蕪。少數在小園里種點蔬菜。
3、現有農村勞動力年齡結構老化。71個行政村60歲以上人口3192人,占總常住人口數4%,50歲以上留守勞動力約占勞動力總數的70%。他們為農村農業生產的主力軍。
4、農村規?;a業化生產經營呈現逐漸增加壯大趨勢。隨著農村人口的大量流失,農村可流轉的土地數量不斷增加。據統計,僅71個行政村流轉土地面積為466518畝,為推動耕地集中生產經營創造了條件,有效推動了規?;?/span>、集約化經營。
三、形成空巢村原因分析
71個行政村已遷出居住地但保留權益的人口18356人,完全脫離本村的2365人。長期外出務工、經商人口約占全村人口50%左右,而且71個行政村基本都屬于空巢村。
形成空巢村主要原因:
1、受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所影響。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農村在三產中的產值地位持續下降,城鄉兩元化經濟結構使城鄉居民收入水平與消費水平的差距不斷拉大。農民收入占比越來越少,單靠僅有兩三坰地難以持續小康生活,迫使農村勞動力從農村向工商業發達的城市涌進,導致農村出現空巢現象。
2、城鄉社會事業發展反差巨大。城市在就業、教育、醫療、社保、居住環境等社會福利方面遠遠優越于農村,特別城市教育資源更為優越,幾乎90%的家庭為了子女到好學校讀書,舉家搬遷進城,子女就業后再作定居。
3、農業機械化的普及促使農村大批勞動力得以解放。如今大機械化在農業生產上廣泛應用大大解放了勞動力,城市二、三產業發達地區也需要勞動力,被解放的農村勞動力大量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便遠離家園奔向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山東、浙江等大城市出勞務掙錢謀生,村中土地出租費作為生活來源一部分。
4、避開東北漫長難耐的寒冷的冬季。東北冬季漫長寒冷,取暖成本高。窺避冬季誘發易發心腦血管、氣管炎等疾病,故選擇去南方居住,導致原住房空巢。
5、老區村每年考入高校的大學生畢業后均流向南方或大城市謀求職業。子女在就業地安家立業,其留守北方的父母舉家搬遷投奔子女安度晚年。
空巢村的出現也存在有利的一面。一是有利于留守勞動力擴大土地經營面積增加收入。大量農戶、勞動力外出務工,土地流轉出租,承租戶可增收承租土地面積1/3的效益,實現增收目的。二是有利于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外出務工農戶將土地流轉給有經濟實力的合作社或個體戶,便于推進土地規?;?、集約化經營,利于農業機械化、科學化、智能化運行管理,提高生產力和經濟效益。三是有利于推進城鄉一體化管理進程。農村居住人口逐漸減少,為推進城鎮化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和契機,為打破城鄉兩元化經濟結構創造了歷史機遇,為整合社會資源提供了有利條件。
四、空巢村呈現出來的弊端和問題
經調查發現,空巢村的出現也呈現以下弊端和問題:
1、空巢村房屋和宅基地大量閑置,浪費了社會資源。村屯中部分沒有改造的泥草房坍塌,破舊閑置房無人管理,宅基地閑置,一方面造成社會資源浪費,另一方面也影響了鄉村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
2、農村中年輕有知識、有活力的各類人才短缺、匱乏。調查發現,大多數村里青壯年勞動力90%外流,留下的幾乎全是50-70歲之間中老年人,村里考入高校的畢業生幾乎沒有回鄉務農的,導致農村有知識、有文化青年人才嚴重匱乏。
3、村屯中土地小規模分散經營仍然存在。目前多數村屯農戶依然存在單打獨斗、孤軍作戰、獨自經營土地的現象。土地流轉規模小,托管代耕面積不多,經營效益低下,經營項目單一雜亂,特色經營不突出。
4、少數空巢村民思想觀念陳舊落后。有的村民思想上存在傳統的小農經濟思想,滿足現狀,吃得飽穿得暖就行,不求再增收,不講究新業態、新產業,沒有樹立起當代農民既是農民又是工人,既會種地又會經商的新理念。
五、解決空巢村對策研究
1、實現農業規?;?/span>、集約化生產經營是解決空巢村發展第一要務。政府部門應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或者鼓勵本地有經濟實力的實體企業,通過建立農業產業化、發展龍頭企業帶動和引導農戶入股合作社或者進行土地流轉,推動農業產業基地實行規?;?、集約化、現代化經營,實現提高農民收入。通過建設高標準農田、政府對農民給予多角度多層面的政策性補貼、金融部門低息貸款等措施,調動農民積極性,促進農業整體增收。
2、推進城鄉一體化,村鎮社區化整合是解決空巢村管理的必然路徑。大力縮小城鄉差距,建設美麗鄉村,鼓勵個人集資+政府補貼辦法,規劃建設環境優美的鄉村別墅,實行社區管理模式。啟用狀況較好的空閑房作為農業生產用房,征用征收破舊房和廢棄宅基地歸集體統一使用。鼓勵有條件的縣(市)探索和實行將轄區的鎮、村整體搬遷進城,實施“農村包圍城市”戰略,真正實現城鄉一體化。
3、實行人才引進、返鄉創業鼓勵機制是解決空巢老區村振興的時代需要。大多數青壯年農民所以選擇去他鄉務工經商,是因為在家務農成本高收入低,導致村里能人、精英和年輕人不愿回來。鄉村振興首先是人才振興。各老區鄉鎮、村屯大力招聘農學專業大學生、大中專生進農技部門,各方面給予優厚待遇,留住人,安下心。吸引技能型人才或返鄉有志氣、有理想青年到農村創業。大力培養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專業化隊伍,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4、堅持文化育村,開展先進文化、文明新風宣傳是解決空巢村舊俗的精神動力。鄉村振興既要塑形又要鑄魂。相關部門要經常深入空巢村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和“三下鄉”活動。組織演講報告會,講社會發展史、改革開放史等活動。講抗日斗爭史、講優秀歷史故事、身邊先進人物事跡、組織村民秧歌隊、廣場健身舞蹈隊等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陶冶村民情操。鼓勵村支部撰寫村史、辦村史館,以激發青年村民不忘昨天,喜看今天,展望明天、身在家鄉、想著家鄉、建設家鄉的澎湃激情。
5、筑牢村級組織、黨員隊伍戰斗堡壘是解決空巢村發展前進的領導保障。村“兩委”班子團結一心,切實把黨性強、會管理、敢擔當、樂于奉獻,甘當清正廉潔的村民帶頭人選進村“兩委”班子,建立一支有強大戰斗力、凝聚力、創造力的優秀團隊,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選拔、培養回鄉務農的大中專畢業生擔任村官,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帶領村民積極開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為實現鄉村振興貢獻他們的心智和力量。